回看23年,算是钓鱼以来很值得记录的一年,倒不是多少鱼获,有史以来出钓最多的一年。不光钓了鱼,还钓了虾。
有机会去了凉水河、南沙河,小清河,清河的多个钓鱼场地,体验了不同水情鱼情,以渔会友,不亦乐乎。
也写了四十来篇贴子记录一年的作钓历程,但多数是流水账,有营养的技术贴没几个。单独开一贴记录下自己感觉有意义的几个细节,推荐给钓友,也抛砖引玉,听听大师们的高见。
【理念】
这个话题有点大,针对个人应该说是偏好才对。
从老生常谈的话题开始:手竿台钓,是调灵还是调钝?这个问题答案会决定鱼到底如何钓。譬如野钓钝,竞技要调灵;大鱼钝、小鱼灵....…如此调钓、线组、用饵就会随之调整。
我个倾向调钓原则是要灵,由于即便跑铅,还有大跑和小跑铅之分,也还是要钝中取灵。
然后调钓是动态的过程,不是成不变,依据鱼情、水情、线组、饵料配方来调整,反馈出来最实的口就是最灵的状况。探寻这个状况才是调钓的终极目的。
有了目的,操作过程是个系统活,特别是线组的组合,既然感觉灵是原则,那线组就应该保证能钓到目的鱼的状况下,最大可能的精细化。要总结到这类经验,还是有相当的工作量。
以前年感觉钓了解了小鱼,到去年自己琢磨小短竿找鲫鱼。一步步试下来才了解拇指大的鳑鮍可以用0.1/0.3的极细袖;一两的鲫鱼用1号袖可以搞起;用软点的竿.2的子线可以拉得到3两的鲫,.8的子线也能溜斤鲫.....
全年出钓差不多60来次,平均有一个半小时就很好了,一定不想“守”的了,赶上没口,从头到尾抛一竿就回家了......心碎的声音会非常响的。
所以宁愿不停的去抛竿,去找频率、步伐来诱鱼,就当练抛竿的方法了;或者钓些小鱼,就当训练看漂相熟知动作了。
正好今年刘长竿老师用到了这种钓法,借图一用。
以上都是基于个人的偏好,而衍生出来的钓法和习惯。每一个人作钓理念不同,就会有五花八门的作钓形式。我相信熟能生巧,量变会有质变,习惯之后总会学到些门道。
【经验】
一直这么钓,感觉都快转行“小物钓”,直到前年注意到钓时间长点后,浮漂到位及之后一小段距离的小动作很有效,而且比后面顺水流漂的过程口要多,而且鲫鱼不少。于是对于作钓过程中的鱼口变化投入更多的注意力,去尝试更细微和一些特别的动作,总是也有的收成。
究其缘由,流水中能钓到的鱼时刻在动的,如此钓,饵入水动态范围大,钓的又比较灵,会先是掠食鱼、小鱼来争饵。打窝或者抛饵多了之后,底层,也就是鲫鱼会聚过来,在饵的下游一段距离内。在水浅的时候可以看到这个成效。
鲫鱼也是,当饵可以落底,或者小鱼截的太多,它也着急,就会浮起一些。这就是出现上述到底前后的口比较多是什么原因。
而当鲫鱼聚来,小鱼就会由于惊吓而收敛,这体目前漂相上就是大概杂口降低或停口;鲫鱼确认安全开口之后,小鱼的活动范围就会更缩短,体目前漂相上就比较有意思,线组落底前会有明显动作,落底的后半段就没它们啥事儿了,注意看,小的动作,顿口就会是鲫鱼来了,或者很夸张好看的口,大概就是大个体的宽鳍和大马。
这类过程在这块浅水里会很明显。
就像开始钓鱼想打顿口一样,要抓这一段的口,又需要一些“精细化”的操作,第一,是抛竿的落点,鱼聚到了,是围着窝点及散落的饵料配方的,精确些,抛到底窝上游一些,大概让线组在窝子处到底,便捷后面的鱼就饵。
要到这个成效,有个小窍门就是抛满竿,对岸打个标点更好,然后往回拉一些。如此还有一个好处,饵入水的动态范围又大了一些。对掠食的鱼魅惑力又增加一些,小鱼也是鱼,何况有机会中大马,就离空军又远一些。
线组在水中是动态移动的,水速决定了线组漂流的时间。网上不少应付,小跑铅,子线夹铅以维持钩饵的状况,调整移动速度。
但在水泥的河底,特别是从初夏开始,双钩到底,比较容易就挂到毛草,直接阴漂。即便移动过程中有的不平坦的地方,也会让漂的平移产生停滞阴漂,然后越过小的障碍再复位,漂会有个非常大的起伏,这种不稳定对本来轻的鱼口干扰就非常大。
把钩距拉大
用小钩,下钩饵到底,上钩浮或贴底,达到给线组增加阻力,减缓平移的目的。增长线组在水中时间,给鱼更多时间就饵。也不至于挂底的状况。
调钓本身也不需要这么精准,只须是线组速度缓下来了就基本是上述的成效了。
说到调整线组,之前看到个程宁大师的实验,验证调高目和低目的灵与顿。由于实验不全方位,没覆盖到鱼口轻的状况,所以结论是有的误导的。
调目高和低,都是线组在水中重力和浮力相平衡,当不足一目的力来打破这个平衡,两种调钓的动作,其实是没什么不同的。
用很大的力来冲击浮漂,使浮漂大幅度沉向水底,也是由于调高的几目进到水里后的排水量更大,即浮力更大,致使浮漂降低相对较慢的。
这与轻口时不同,由于两者入水目数相同,即浮力一样,也就没有灵与顿的差异了。
【用饵】
把粮食,便捷面,零食,甚至水果,蚂蚱扔水里会发生什么呢,答案是会被鱼吃光。
所以人吃的或者不吃的鱼都会吃,也就是说理论上什么食物做鱼饵都可以,只不过钓鱼人追求的是上鱼的效率所以还是期望鱼开口快一些,吃饵凶猛一些。
但目的鱼喜欢吃那些饵,有时还是要试一试才能找的到,即便是常见的产品饵。
去年中了刘志强的溪流饵试用,平台的嫩玉米还有药酒,加上不少囤积的全能腥、香、还有酒米各种混着试。多数也就那样,但只有试过了才有惊喜。
下面乱试两款成效好的。
碎的嫩玉米加面粉打个窝,饵料配方里也加上,拉饵,成效确实有的意料之外,8月天几乎全是鲫鱼。
这是正儿八经试过挺多次的,纯大米饭,在九10月份,也是大个体的掠食鱼会抢,然后就是鲫鱼和大些的杂鱼。纯粮食饵只须在鱼开口的状况下就有机会,配合着窝子诱鱼,还是可以一用的。
花几天稀稀拉拉整理些琐碎的,期望可以给钓友些参考和帮助。
今年淘换把竿子,试更多不同的饵,不同的钓法组合。还是期期然的。
开春了,躁动起来。